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少年兒童為主體的抗日團體在廣西的抗日宣傳活動。1935年10月成立,由江蘇省淮安縣小學14個學生組成,校長汪達之為顧問。成立當月從江蘇淮安縣河下鎮出發,沖破國民黨的阻撓,運用多種形式宣傳抗日。途經各地有不少進步兒童加入,發展到100余人。1938年11月15日到達桂林。受到周恩來、徐特立等接見和指示。開展反敵機轟炸宣傳活動,與生活教育社一道組織巖洞教育。參加音樂家張曙的葬儀。提出“中國兒童運動”口號,先后成立新旅西南工作隊、傷兵之友隊、鄉村工作隊等,深入學校、醫院、農村宣傳,奔赴桂南、湘北抗戰前線進行勞軍活動。1940年冬,在中共南方局幾位黨員的支持下在桂林西郊創建新安學校。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桂林政治形勢日益惡化,根據中共的指示,新旅和新安學校共48人分批秘密轉移,經廣州灣(今湛江)、香港、上海、轉赴蘇北抗日革命根據地。
責編:宣傳教育處